紹興歷史悠久,地靈人傑,文化底蘊深濃。
7000多年前,紹興就有人類活動,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。
4000多年前,大禹治水東巡到苗山,會集諸侯,計功行賞,將苗山更名為會稽山。
春秋戰國時,越王勾踐在此建立都城,臥薪嘗膽,複國興邦。
秦漢時置會稽郡,隋朝稱越州,直至晚唐。南宋時越州兩次成為臨時都城。
公元1130年,宋高宗趙構取“紹祚中興”之意,
升越州為紹興府,並于次年改元為紹興元年,紹興由此得名。
(↑黃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,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鄉,
釀酒的歷史十分悠久,關於酒的節會活動也早就產生。)
紹興以其秀麗山川哺育了眾多的志士仁人。
如春秋戰國"臥薪嘗膽"的越王勾踐,東漢哲學家王充,
晉代書法家王羲之、政治家謝安,唐代詩人賀知章,
(↑越王勾踐(約前520-前465),伐吳前倒美酒成河賞賜官兵。)
南宋詩人陸游,元朝畫家王冕、詩人楊維楨,
明代哲學家王陽明、書畫家徐渭,清朝畫家陳洪綬、任伯年、
史學家章學誠等,以及近現代的辛亥革命"三烈"徐錫麟、秋瑾、陶成章,
學界泰斗蔡元培,文化巨匠魯迅,
開國總理周恩來和范文瀾、馬寅初、竺可楨等。毛澤東盛贊紹興為"鑒湖越台名士鄉"。
(↑柯岩魯鎮。)
紹興素以"文化之邦"著稱于世,擁有越劇、紹劇、調腔、蓮花落等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劇種,
其中越劇是全國第二大劇種,建有紹興大劇院、紹劇藝術中心等一批高檔次文化設施,
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、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。
(↑烏蓬船。)
紹興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,旅游資源十分豐富。
(↑柯岩魯鎮。)
"江南風情看紹興,江南古城看紹興,江南文化看紹興"。
歷史上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詩人都留下了贊美稽山鑒水的絢麗詩篇。
(↑睡蓮。)
(↑睡蓮。)
全市共有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,
魯迅故裡、蘭亭、沈園、大禹陵、東湖、鑒湖、五泄、西施殿、
(↑東湖。)
曹娥廟、百丈飛瀑、柯岩雲骨、吼山殘石、新昌大佛、纖道古橋、枕河民居、安昌古鎮等景點聞名遐邇。
悠久的歷史文化,濃郁的越鄉風情,水鄉、橋鄉、酒鄉、書法之鄉、
名士之鄉的美譽,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游客。
全市主要節會有中國水城風情節、蘭亭國際書法節、國際紡織博覽會等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