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來到西安第二晚 因導遊介紹 我們來到著名的 "陜西歌舞大劇院" 欣賞"唐樂舞"
唐樂舞是西安旅遊最受歡迎的文化娛樂項目之一。
它以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為創作源泉,
透過樂器演奏和舞蹈作秀向觀眾展示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宮廷生活及社會習俗。
陝西歌舞劇院唐樂舞藝術團的作秀不僅受到國內民眾的熱烈歡迎,
而且也廣泛地受到關注中國文化的國際友人的喜愛。
在整場作秀的樂器演奏部分,主要呈現的是中國特有的樂器琵琶和排簫,
代表曲目有《游春圖》和《春鶯囀》。舞蹈部分更加異彩紛呈。

華清宮
華清宮是唐玄宗與楊貴妃觀看演出並召見文武百官的場所,
其規模壯觀華麗,氣勢雄偉,在古代樂器演奏下,表現唐王朝鼎盛輝煌的氣勢

舞蹈(白袖舞)
遠在公元256-316年,就見於記載的一種民間舞蹈,於唐代更加盛行,
舞者長袖均用白色棉麻縫製,翩翩起舞時長袖敏捷飄搖之妙恰似彩雲追月,優美典雅

排簫獨奏-春鶯歌
傳說唐太宗冊封太子典禮時,恰逢黃鶯飛過,視為吉祥之意,逐命樂官譜曲慶賀而得此名,
此曲歡樂清脆,婉轉動聽,是盛唐代表作之一

舞蹈-踏歌
少女們迎著春風邊歌邊舞踏青而來,舞蹈表現少女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景

舞蹈-面具金剛
面具舞蹈在中國古代就有記載,到了唐代十分盛行,
這舞蹈通過驅逐疫鬼,戰勝邪惡,表現出唐代人民嚮往太平生活慾望


舞蹈-龜茲
流傳於新疆庫車一帶,至北魏386-534已傳入中原,唐代更加盛行

嗩吶獨奏-打棗
選自民間樂器,表現一家人喜慶豐收的歡樂場面

舞蹈-霓裳羽衣舞
是唐代最著名舞蹈之一,相傳唐代黃帝唐玄宗擅長音律,
一日夢遊月宮仙境目睹中多仙女身著彩芸衣在天空中漫舞輕歌,夢醒後譜出音律,
交于愛妃楊玉編排了這部名傳百世的輕歌妙舞

鼓樂-鴨子拌嘴 老虎磨牙
這兩首打擊樂曲,前者取至西安古樂,後者取至渭北民間古樂,
樂中刻劃出鴨子吵嘴嬉戲的生動情趣與虎行風聲的威武雄姿

舞蹈-大唐禮樂
通過莊嚴輝煌的慶典場面和五彩繽紛的樂舞表演,展現出大唐空前的繁盛氣象與東方樂舞文化的神韻風采
雖然一張票不怎便宜 打折+團購後 還要198RMB...但 難得來到13朝古都 值得來觀賞一下
PS.現場感覺幾乎都是外國人
全站熱搜